發酵罐染菌你發現了嗎?
時間:2023.02.24

在發酵中,由于微生物體積小且分布廣,任何一個步驟不慎都會容易感染雜菌。那么在實驗中可以通過哪些現象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發現問題,及時挽救發酵實驗呢?
一、發酵罐染菌后異?,F象
發酵罐染菌后一般最直觀的表現是:罐內會散發出臭味或腐敗味,且產生較多氣泡,還會有“咕嚕咕嚕”的聲音。這是由于罐內雜菌在發酵時耗氧增多,使罐內氧氣量迅速減少,還會阻礙正常菌種的呼吸。氧氣不足造成二氧化碳無法正常溶解,含量過高,罐內氣壓過大而引起的。

二、發酵罐染菌后其他異?,F象原因
1. 大量雜菌在罐內繁殖,代謝增多,會導致發酵罐罐溫上升
2. 發酵液突然變濃稠或稀薄,甚至還會產生沉淀
3. 排氣CO2異常罐內感染雜菌時,培養基的糖耗加快,二氧化碳含量增多
4. pH值異常變化:感染噬菌體,pH會急劇上升到8左右;感染產酸的細菌,pH則會降至4-5之間
5. 發酵液中碳、氮含量的異常變化:染菌后碳源和氮源的消耗會異常加快,而污染噬菌體后碳源、氮源消耗都會下降
6. 發酵產物量異常:染菌后,雜菌和正常菌一起消耗營養物質,破壞正常代謝產物,造成產量下跌
2. 發酵液突然變濃稠或稀薄,甚至還會產生沉淀
3. 排氣CO2異常罐內感染雜菌時,培養基的糖耗加快,二氧化碳含量增多
4. pH值異常變化:感染噬菌體,pH會急劇上升到8左右;感染產酸的細菌,pH則會降至4-5之間
5. 發酵液中碳、氮含量的異常變化:染菌后碳源和氮源的消耗會異常加快,而污染噬菌體后碳源、氮源消耗都會下降
6. 發酵產物量異常:染菌后,雜菌和正常菌一起消耗營養物質,破壞正常代謝產物,造成產量下跌
這些都是發酵罐染菌后比較常見的異?,F象,繼續關注霍爾斯(HOLVES),之后為大家分析染菌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它們。